首頁 > 親子用品 > 教育資訊 > 2020過小年有什麼風俗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2020過小年有什麼風俗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閲讀: 7.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上就是過小年了,有不少人還對過小年的風俗不太瞭解,那麼2020過小年要做什麼呢,這一天我們要做點什麼好,本站小編就來説説吧。

2020過小年廣西有什麼風俗 

2020過小年有什麼風俗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送灶神

廣西大多數地區都有送灶神的習俗。小年這天,灶王爺要昇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為了讓灶王爺替自家降福免災,各家各户都會將“送灶王”搞得很隆重。在桂林,人們用糖果祭祀灶神,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嘴甜説好話。而不少地區是用雞祭祀,並保持整天的香火不斷。但無一例外,在除夕夜幕降臨後,人們會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

殺年豬

殺年豬是廣西大部分地區的過年習俗。最出名的要數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小年夜後,村民們會挑選最好的豬肉,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盡情暢飲,快意人生。

醃製臘肉

桂林、柳州、賀州瑤家等地區的人們都會在年前製作臘肉,增添年味。鹹甜適中、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臘肉老少皆宜,回味無窮。

做米餅

武宣、桂平等地有小年做米餅的習俗,寓意“團團圓圓”。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温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還有一些地區會做餈粑,以糯米為主材料,然後以捶打的方式將蒸熟的糯米捶打得黏黏的,再捏成圓餅狀。

做米散

玉林人會在小年時做傳統小吃“白散”,寓意“生活幸福美滿”。“白散”以糯米為材料,成形的米散會印有“福”“壽”“喜”等字形。待過年走親訪友時互相贈送白散,祝福滿滿,誠意十足。

吃年粽

南寧人在小年夜有吃“年粽”的習俗,寓意着“年年高中(粽)”。粽子有三角粽、枕頭粽,大小不一,剝去葉子後,糯糯的糯米包裹着綠豆、板栗和豬肉。香!~

原來小年就是吃貨的聚會

吃完之後別忘了幹活哦~

彈塵

廣西各地的人們會從小年開始進行撣塵(大掃除),家裏裏裏外外都要打掃乾淨,一塵不染,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別忘了還可在“和掌桂APP”上預約家庭保潔解放雙手哦~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2020過小年有什麼風俗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第2張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説,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也有將神像版畫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過小年吃什麼?

2020過小年有什麼風俗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第3張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説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民間傳説,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裏,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裏,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在晉北地區流傳着“臘月二十三 、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裏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小年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在這裏,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2020過小年有什麼風俗 過小年的來源是什麼 第4張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為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