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3-6歲 > 如何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不同年齡段的干預措施

如何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不同年齡段的干預措施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歲數小的孩子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對於眼睛不利,極易造成近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家長可以適當增加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怎麼幹預?下面帶來全面介紹。

如何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不同年齡段的干預措施

如何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1.1-3歲:儘量不要讓孩子碰手機

孩子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好,在此之前要儘量少接觸手機電子產品。

兒童在2、3歲時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遊戲/電視)越多,在7、8歲時就越容易出現注意力障礙(如ADHD)。

建議:

父母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2.3-6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

很多父母為了保持孩子乾淨,偶爾會把孩子留給手機遊戲“照顧”。

但是3-6歲的孩子還小,缺乏自制力。一旦接觸到遊戲,就極度沉迷。

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適當的接觸手機,比如讓孩子知道手機可以打電話、和人聊天、視訊等基本用途,但是一定要遠離手機遊戲。

建議:

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遊戲、音樂、視訊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簿、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如何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不同年齡段的干預措施 第2張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3.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孩子叛逆期。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得固執又脾氣暴躁,有時講起來道理來,懟得爸媽都無語。

面對沉迷手機的孩子,很多家長經常利用家長的身份強迫他們(我說不玩就不玩/再玩就沒飯吃/再玩就打你);二、以親子關係相威脅(再玩會被拋棄/再玩會被嫌棄)。

這兩種方法弊大於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建議:

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為責罰手段。

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允許孩子出現頂嘴、哭鬧等不滿情緒。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我看著你玩兒完這一局,然後你就去做作業,可以嗎?”

4.12-18歲: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認知水平較高,有一定的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應堅持適當干預、合理利用。直接沒收,憤怒地責罵,甚至痛打一頓,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手機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傷害孩子,但也可以幫助他們。關鍵在於怎麼用。

如何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不同年齡段的干預措施 第3張

建議: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機,是因為對性的好奇,父母可試探詢問並委婉教育。如通過微信、扣扣或郵件的方式,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識等。

有了溝通和信任後,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如是否可以帶去學校玩、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時會有怎樣的懲罰等。

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的正面效應,如手機上閱讀電子書籍更方便、手機搜尋學習資訊等。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