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生活疾病 > 兒童癲癇是什麼?小兒癲癇如何預防

兒童癲癇是什麼?小兒癲癇如何預防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癲癇,又稱Rolando(羅蘭多)癲癇,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此症狀羣表現爲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嚥肌、口脣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兒童癲癇是什麼?小兒癲癇如何預防

症狀分類

良性兒童癲癇

良性兒童癲癇,男性多於女性,同時與年齡有明顯的相關性,多在2~14歲期間發作,9歲左右爲高峯,16 歲前緩解或消失,預後較好。此症狀羣表現爲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嚥肌、口脣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常伴有軀體感覺症狀,有些可能發展爲強直或陣攣發作。這種發作多數與睡眠有關,其中半數以上只在睡眠中發作,白天則多在瞌睡或靜止狀態下發作。發作時腦電圖有中央顳區高波幅棘波、棘慢波,這些波可被睡眠誘發,易於擴散。

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

本病發病年齡多在1~2歲,常有驚厥或癲癇家族史,臨牀特點爲短暫全身肌陣攣發作,不伴其他類型發作。發作時腦電圖顯示有廣泛棘慢波,多爲雙側同步。發作間歇期正常。以應及早治療。

兒童失神性癲癇

這是一種典型的失神性癲癇,起病年齡在3~9歲,高峯在6~7歲,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女孩較男孩多見,其特徵爲頻繁失神,每日數次至上百次,每次失神發作短暫,但意識喪失的程度較重,發作期間的腦電圖爲在正常背景活動上呈現雙側同步對稱棘慢綜合波,常爲3C/S,多數患兒可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緩解或稀發,約有1/3病兒至青春期發生強直-陣攣發作,或只留有失神發作。

失神性癲癇

本型發作與兒童失神性癲癇相同,但發病年齡在青春期前後,無明顯性別差異。其特點是發作頻率低,零星散發,平均每天少於1次,多數在覺醒時出現,意識改變較輕,所以,常能對發作情況有部分感知,發作時常同時有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少數有肌陣攣發作,其腦電圖表現與兒童失神性癲癇相同。預後較兒童失神性癲癇差,但對治療反應尚可。

肌陣攣癲癇

又稱衝動性小發作,發生在青春期,與遺傳有關,無性別差異。發作主要爲累及雙肩背伸肌而出現的單一或反覆的、無規律的、不規則的肌陣攣抽動,少數也可累及下肢。輕者常不爲旁人發現,重者可突然跌倒,甚或出現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或持續狀態。本型常是在覺醒後不久發作,一般無明顯意識障礙。發作間期和發作期腦電圖均有快速、普遍的不規則的棘慢波和多棘慢波。剝奪睡眠或光刺激常可誘發,對適當的藥物治療反應較好。

肌陣攣-失張力性癲癇

本型發病年齡在7個月到6歲之間,多數在2~5歲,常有遺傳傾向,男孩較女孩多2倍,發育大多正常,病前一切正常。其發作爲肌陣攣,失張力性,失神伴陣攣和強直成分,強直-陣攣發作。癲癇持續狀態經常發生,預後差的晚期病人可出現強直髮作。其腦電圖在早期除出現4~7次/秒節律外多正常,也可出現廣泛短程不規則的棘慢波和棘波。持續狀態時,可見不規則的2~3次/秒的棘慢波。本病的預後好壞不一,有的完全恢復,有的變爲失神發作,有的則進一步發展,最後出現精神運動遲滯性或永久性行爲障礙。

肌陣攣失神癲癇  本病發病年齡爲2~12歲,7歲左右爲高峯期,男性佔多數。臨牀特點爲失神伴全身節律性陣攣性抽動,以肩背及下肢突出,也可同時出現強直性收縮,每天可發作數次。發作間期及發作期腦電圖均伴有雙側同步對稱3次/秒棘慢波。本型藥物治療效果差,多數都延續至成年,往往出現精神遲滯,有的還可發展成爲其他類型的癲癇。預後較差。

嬰兒嚴重肌陣攣癲癇

本病多在1歲內發病,病前發育正常,約半數有癲癇或熱性驚厥的陽性家族史,起病時表現爲全身性或一側性發熱陣攣發作,繼之出現肌陣攣抽動和部分發作。常反覆發作,輕者可無意識障礙,一般多在2個月後變爲發熱發作。2歲以後精神和運動發育遲滯,語言障礙,並出現共濟失調、錐體束徵和發作間期肌陣攣等。腦電圖在早期可正常,以後可出現全身性棘慢波和多棘波。對光刺激敏感,本型發作對任何治療均無效果,預後不好。

小兒良性癲癇

小兒良性癲癇,是指發生在某一特定年齡階段,臨牀表現及腦電圖都具有一定特徵性,能自行緩解或抗癲癇藥治療效果較好,預後良好的一類癲癇綜合徵。

小兒良性癲癇具有以下特點:

⑴多發生在2~14歲之間,以6~10歲爲多,3歲前及12歲後少見,一般在15歲前停止;

⑵70%發生於睡眠中,以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或面部抽動、流涎、痰鳴及部分發作爲多見,少數在覺醒狀態下發作;

⑶發作特點爲一側面肌強直或陣攣、流涎,少數爲軀幹感覺症狀,如一側的面頰、齒齦、舌或脣等感覺異常,偶爾可擴展到面部、上肢,意識存在,語言暫停,發作持續時間短,發作頻率不一,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智力正常;

⑷典型的腦電圖表現爲中顳區及中央區有雙相振幅較高的棘波或尖波,之後爲慢波,再後爲慢波單發或成簇出現,背景正常,可爲一側,也可爲雙側,也可由一側轉向另一側,兩側棘波不同步,棘波的形態和頻度與臨牀發作情況不平行。因棘波的波幅常與年齡及覺睡狀態有關,而且又以睡眠時爲多,所以在臨牀上懷疑本病時,應做睡眠誘發試驗。

臨牀上常見的小兒良性癲癇有:

⑴伴枕區棘慢波的小兒良性部分性癲癇;

⑵不典型的小兒良性部分性癲癇;

⑶伴兩側3次/秒棘慢波的兒童良性轉側發作性癲癇;

⑷小兒良性感情性癲癇;

⑸新生兒的良性驚厥等。

林-戈綜合徵

也叫小運動發作或變型小發作。多發生於1~8歲兒童,發作形式不一,常見的有軸性強直髮作、失神發作、失張力發作等。但也常伴發其他類型的發作,如:肌陣攣、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部分發作。其中以強直髮作爲基本發作類型,在病程中也可從一種發作類型轉變成另外一種發作類型,其發作頻率高,每日可發數次至數十次,且經常出現癲癇持續狀態,腦電圖通常爲異常背景活動。發作間期表現爲暴發性雙側的3次/秒的慢棘?慢波,且經常有很多竈性異常,睡眠時出現快節律暴發。因長期反覆發作,加上本病藥物治療效果不好,通常有智能下降,預後不良。國內有人認爲,本病60%發生前曾患過腦病,其餘病例則爲原發性。

小兒癲癇的預防

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鼓勵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避免菸酒、毒品等不良習慣。臨牀上也時常可以看到不少癲癇患兒在正常的學習期間癲癇可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假期由於生活規律的破壞及過度的玩耍,特別是長時間看電視、打遊戲機等,則發作明顯增加,故對患兒如有原因不明的發作增加應注意這方面的情況。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