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用品 > 教育資訊 > 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 爲什麼很多人介意被稱爲婦女

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 爲什麼很多人介意被稱爲婦女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天是婦女節,但是在網上很多人對婦女一詞有爭議,認爲這個詞有歧視的意思,很多人也非常介意自己被稱作婦女,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爲什麼介意被稱爲婦女?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 爲什麼很多人介意被稱爲婦女

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

國際婦女節是全體女性的節日,它象徵着世界女性團結起來爭取權益,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

但是在中文互聯網上,“婦女”二字卻變成了紛爭之一。有人說婦女聽起來顯老,有人說婦女在字典上的定義就是14歲以上所有女性。

似乎有不少人都在迴避“婦女節”這名字,於是學校裏流行着“女生節”,商業宣傳裏則充斥着“女神節”“女王節”。遺憾的是,前者在很多學校都變成了不懷好意的表演,而後者則基本只是借關注女性之名行消費主義之實。名不正則言不順,這些改變的名稱無疑要負一定責任,已經有不少人對它們進行了充分的批判。

不喜歡“婦女”一詞的人,很多是因爲同一個理由:聽起來顯老。

生活中,我們提到“婦女”一詞時,腦海中通常會直接浮現出一位中年已婚女性的形象,卻很少會直接想到青年女性或老年女性;當我們想稱呼女青年或老年女性羣體時,也很少會使用“婦女”這個集合名詞。

“婦女”不是新詞,但“婦女節”很新,是歷史僅一百年的翻譯結果。

從當代翻譯學理論來看,“International Women's Day”中“women”一詞本來就不需要存在典型性的差別,所以用範疇成員典型性差異非常大的“婦女”一詞去翻譯並不合適。早期翻譯者當然不瞭解後來纔出現的理論,犯下具有時代侷限性的錯誤在所難免。幸好,學術理論的發展給了我們糾正錯誤的機會。假如改用專業性較強,範疇間典型性差別微弱的“女性”一詞,將它翻譯成“三八國際女性節”,問題就解決了。“青年女性”、“中年女性”、“老年女性”,都是漢語中自然的搭配。

很多網友認爲,對“婦女”一詞的排斥體現了青年女性對中老年女性、未婚女性對已婚女性、甚至無性經歷女性對有性經歷女性的歧視。在我國,這樣的歧視的確廣泛存在着。

歧視當然是錯誤,但是翻譯得不好也是一種錯誤。我們不能期待用錯誤的翻譯去解決實實在在的社會問題。三八節原本就應該是所有女性團結起來的節日,破除觀念上的歧視和增進措辭上的包容,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

然而,青年女性不願被一個主要指代中年女性的集合詞代表,其理由卻未必都是歧視。在今天的文化中,相對於年輕而言,步入中年、老年畢竟是一種相對不那麼理想的狀態,人們對此有所焦慮和迴避,本來也無可厚非。

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 爲什麼很多人介意被稱爲婦女 第2張

爲什麼很多人介意被稱爲婦女

很多人介意稱自己爲“婦女”,那是因爲社會對這個詞有很多附加的嘲諷和貶義。

“婦女”本身是個褒義詞,但是,很多詞語都可能會因爲社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比如“小姐”這個詞也本來是個褒義詞,但是,很多人用“小姐”稱呼妓女以後,“小姐”這個詞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成了貶義詞。比如“公知”這個詞,最開始發明出來的時候,也是個褒義詞,但是,很多流氓、騙子、犯罪分子都自稱“公知”以後,這個詞就變成貶義詞了。

“婦女”這個詞語的變化,應該是很多年輕女性都渴望年輕,覺得“婦女”這個詞顯得自己不年輕,還有很多未婚女性,覺得自己還是單身小姑娘,覺得“婦女”應該特指已婚女性。所以,時間一長,很多人就不願意自稱“婦女”,爲了顯得自己年輕,喜歡稱呼“女生”,爲了顯得自己地位高,喜歡稱呼“女神”“女王”。

我們要正視婦女這個詞,同時更要正視我們的心態,性別從來都不是也不該是束縛自己的桎梏,擁有夢想,熱愛生活,善良真誠的人,都值得我們尊重!

其實,任何女神、女王和女博士、女司機從深層次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站在另一角度的凝視,都是附加的色彩,不僅是對女性的誤讀,更是對女性的消費,要拒絕審美刻板化,拒絕被貼上標籤。

婦女是貶義詞歧視嗎 爲什麼很多人介意被稱爲婦女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及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