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指南 > 健康生活 > 一隻手突然不能動了!警惕急性腦梗死

一隻手突然不能動了!警惕急性腦梗死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爲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裏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一隻手突然不能動了!警惕急性腦梗死

摘要:患者在入院三天前,無明確誘因出現了右上肢麻木,且症狀呈持續性,活動不受限。臨牀判斷患者爲“急性腦梗死、高血壓病、陳舊性腦出血”,基於上述診斷結果,最終決定給予患者阿司匹林、奧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依達拉奉清除自由基,奧美拉唑保護胃黏膜,丁苯酞、甲鈷胺等營養神經,阿託伐他汀鈣調節血脂等對症治療。

【基本信息】男性、71歲

【疾病類型】急性腦梗死、高血壓病、陳舊性腦出血

【就診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就診時間】2020年7月

【治療方案】給予阿司匹林、奧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依達拉奉清除自由基,奧美拉唑護胃,丁苯酞、甲鈷胺營養神經,阿託伐他汀鈣調節血脂等藥物對症治療。

【治療週期】住院治療1周,長期生活管理

【治療效果】右手麻木較前好轉,病情好轉,治療效果明顯

一、初次面診

腦梗死,又叫“缺血性卒中”,是指由於大腦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大腦缺血缺氧發生壞死,引起大腦功能障礙的疾病。腦梗死可表現爲肢體癱瘓、視力下降、偏身麻木、說話不清等症狀,這種症狀常常持續 24 小時以上。

上個月我就接診到一位老年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患者自述自己在入院三天前,無明確誘因出現了右上肢麻木,且症狀呈持續性,活動不受限,也有逐漸減輕趨勢,沒有偏癱、意識障礙、二便失禁等其他症狀。

患者自述其患有“脊髓灰質炎”47年,當時遺留右下肢肌肉萎縮,有“高血壓病”病史5年、“腦出血”病史5年。自用藥“纈沙坦分散片”每日一次,血壓控制良好。

二、治療經過

我向患者和家屬說明了初步的診斷以及可能的風險,患者和家屬同意住院治療。患者入院後,基於患者自身曾患有“高血壓病史、腦出血病史”等基礎病的考慮,除神經科系統查體及常規檢查外,進一步完善血分析、血型、凝血、免疫、生化及心電圖等檢查。

又進行顱腦核磁檢查提示:急性腦梗死,結合患者病史以及患者有右上肢麻木的症狀,起病急等臨牀表現,可以臨牀判斷患者爲“急性腦梗死、高血壓病、陳舊性腦出血”。

基於上述診斷結果,最終決定給予患者阿司匹林、奧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依達拉奉清除自由基,奧美拉唑保護胃黏膜,丁苯酞、甲鈷胺等營養神經,阿託伐他汀鈣調節血脂等對症治療。

同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飲食宣教,囑患者每日飲食需嚴格控制鹽分攝入,以低鹽、低脂飲食爲主,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加強膳食纖維的攝入,需每日注意神志瞳孔變化以及血壓監測。經我院系統科學的治療,患者的症狀明顯好轉,患者右手麻木較前好轉,未訴其他不適,治療效果明顯。

三、治療效果

經過住院治療1周後,患者的右上肢麻木的症狀緩解,活動不受限,無偏癱、意識障礙。同時患者也未出現噁心、嘔吐,無意識障礙、胡言亂語等症狀。

住院期間患者一般情況可,無明顯藥物副作用及不良反應,精神、食慾、睡眠尚可。出院時查體提示生命體徵平穩,右手淺感覺減退,提示病情好轉。於是在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後,安排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項

1、定期進行鍛鍊,每天至少 30 分鐘,每週至少 5 天。

2、合理膳食,在飲食中儘量低鹽和低脂,一定注意不能吃的太鹹,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製品,少吃肉類、甜食和精米白麪。

3、遵從醫生的指導正確用藥,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

4、如果突然行動困難、眩暈、身體失去平衡,凡出現以上徵兆之一,應及早去醫院。

5、需要建立良好的心態,不要因爲得病就失去信心,一定要有信心,樂觀向上,不要過度着急、緊張和焦慮,保持平和的心態,纔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五、個人感悟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腦梗較以前相比已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了,比如美國每一年新發的大概是80萬,目前我國保守估計超過200萬患病人羣,腦梗也是腦部疾病中導致人羣死亡的第二大死因。

爲什麼腦梗這麼常見呢?是因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這些基礎性疾病的人羣多了很多,這些患者是腦梗的後備人羣,要想控制和預防腦梗,就需要好好控制這些疾病。

急性腦梗死具有高致殘高致死特徵,病人一旦癱瘓,自己不能工作還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腦卒中常見症狀爲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口角歪斜、頭暈甚至昏迷,一旦發現可疑症狀,特別是伴有嚴重的定位症狀,比如肢體活動障礙,語言障礙,需及時前往醫院急診,如就診及時,給予正確處理後,治療效果均較理想,

那麼如何判斷就是腦梗死了呢?記住一個單詞“FAST”,F指面部,比如口角歪斜;A指動作,比如一側手和腳不能動;S指語言,比如說話不清楚,不能正確表達;T是時間,如果有上面三種情況出現,也就是要高度懷疑腦梗死了,立即打120去醫院。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