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兒童疾病 >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是會捂出病的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穿多→汗多→皮膚疾病

數九寒天,我在門診見過出痱子的孩子,一身皮疹就診,一看全是痱子。降溫的速度總趕不上加衣服的速度,也趕不上室內溫度增加的速度。孩子穿的裏三層外三層,汗多汗管堵塞,皮膚透氣不好,清潔不佳,很容易造成痱子、溼疹、膿皰疹。

穿多→尿少→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孩子穿的多出汗多,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增加了對尿道口粘膜的刺激和損傷,造成外陰炎或龜頭炎。而外陰炎清潔不佳,感染逆行,可造成泌尿系感染。

穿多→便幹→肛裂、便祕、腹脹、消化不良

穿的太多出汗多,如喝水再不能保證,會造成大便乾燥,大便密結變粗變硬,造成排便困難,孩子用力排便會造成肛裂、出血,恐懼排便會造成便祕,而如果兩三天沒有大便,患兒會出現腹脹、食慾減退。

穿多→便幹→發熱咳嗽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之前或同時常伴有大便乾燥或便祕。中醫理論:肺與大腸相表裏,大腸不通,肺熱不能排出,即容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孩子穿的太多,造成便幹,不僅會導致消化道的症狀,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的因素。

怎麼判斷孩子很冷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第2張

判斷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加衣物,許多家長的習慣是摸手。其實,這樣的判斷方法並不完全正確!

因爲,嬰幼兒的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有時候衣服雖然穿了很多,身體都冒汗了,但是手腳卻是冰涼的!

對此,許多兒科醫生也解釋過!

判斷孩子到底冷不冷,家長可摸摸孩子的額頭及後頸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第3張

只要把一個手指(建議用食指,感覺更靈敏精確)從孩子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

✔ 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孩子衣服夠了;

✔ 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溼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

✔ 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如何讓孩子免疫力更高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第4張

1.讓寶貝有機會暴露在冷環境下

不要給他穿得過於厚實、嚴密。許多媽咪不懂得這個道理,當氣溫稍有下降時就給寶貝添上了厚衣,人爲造成一種恆溫環境,使得寶貝失去了鍛鍊體溫調節能力的機會。

2.儘可能帶寶貝到戶外活動

特別是秋季的清晨,雖然氣溫相對中午要低一些,但是就鍛鍊禦寒能力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孩子在戶外運動,體內血液循環流動,適當的出汗可以調節機體,運動中也增大了肺活量,對預防感冒和增強體質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

3.通過創設冷環境,提高寶貝對溫度反應的靈敏度

比如最初可用偏涼的溫水、甚至冷水(從接近體溫到稍低於體溫)給寶貝洗手、擦臉,進而沐浴,逐步提高寶貝對冷的適應。冷水洗手、洗臉問題不大,但冷水洗澡必須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尤其是低齡寶貝,嘗試用冷毛巾擦身更爲現實一些。

對於身體強健的3歲以上幼兒,在習慣冷水洗臉、洗手後可以嘗試用冷水衝浴,開始時也是要選用稍高於體溫的水,然後逐漸過渡,每次約數分鐘,浴後必須用柔軟的乾毛巾擦身至身體發熱並輕度發紅爲止。

特別提醒:

在鍛鍊時一定要視寶貝具體的體質和適應能力而定,把握適度和漸進的原則,當寶貝出現寒顫或身體不適時應立即停止鍛鍊。

4.適當地給寶寶喝些涼開水

可以加強腸胃的適應能力。煮沸後自然冷卻的白開水具有促進新陳代謝、輸送營養、清潔內臟、利尿通便、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白開水在煮沸的過程中殺死了致病菌,保留了鈣、鎂、磷等對人體有益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同時,它和體內生物細胞中的水分子有較大的親和力,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所以白開水是寶寶的最佳選擇!

5.把握堅持的原則

如果寶貝能夠很好的適應,即使到了冬天也可以堅持下去。

教了大家這麼多的方法,本站小編還要送給大家正確添衣的方法,畢竟大家看了這篇文後會不知道到怎麼添衣屬正常啦。

科學添衣方法

天一冷就給寶寶添衣 捂出病來我可不管 第5張

1、穿多層薄的好過一件厚的:早午晚溫差大,多層薄衣便於根據溫度變化穿脫。不會導致穿上太熱、脫了太冷。

2、大小合適,不要包住手腳、便於寶寶四肢的活動;

3、1歲以內的寶寶穿連體衣服比分體好;

4、1歲以內的寶寶穿淺色衣服比深色好、棉質比其他質地好;

5、活動前減少衣服而不要等到出汗了再減少。

溫馨提示:

運動和靜止穿衣有別:穿太多寶寶不願意運動,缺乏運動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寶寶運動時活動量很大,體溫上升很快,如果不能及時散熱易出汗,出汗後吹風反而容易感冒。

這裏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參考方法是,同等溫度下,嬰兒的衣物應該比成人覺得舒適的衣物厚多一層。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