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用品 > 教育資訊 > 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有意義嗎

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有意義嗎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對此深信不疑——送孩子去更好的雙語幼兒園、上不完的興趣班、換不完的家教老師……似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爲了中國家長的共識,但是起跑線上競爭的都是什麼?又是誰畫出了這個起跑線?今天本站小編就來跟大家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有意義嗎

起跑線上的競爭真的重要嗎?

孩子究竟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我們每一個家長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衝突、一個矛盾,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深知孩子教育的失敗是最大的失敗,不管你怎麼功成名就、高官厚祿如果你的子女子完蛋,你的人生也就完蛋了,無顏見人。

我們看到深圳羅湖的家長下跪求女兒好好學習,更多的家長陷入到了一種集體的焦慮之中。過去我們把它稱之爲瘋狂母親,現在有一個名詞“中國虎媽”,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部的精力給孩子報班。我們獨生子女的時代,我們每個家長對子女的厚愛和希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們 的所作所爲究竟在幫助孩子還是在扼殺孩子?

爲什麼起跑線的競爭是不重要的?因爲這基本上是一個僞命題,我經常說起跑線上的競爭只有對劉翔是重要的,0.01秒就可以決出勝負,但是孩子的 成長、人生的競賽是一個漫長的馬拉松,大家都知道在馬拉松比賽當中早一點、晚一點根本沒有重要性,甚至在馬拉松頭幾圈領跑的肯定跑不到終點,這個道路很簡 單的,因爲對於一個長距離的比賽而言比賽不是你的快速的反應、起跑,你的耐力、你的節奏、你的指揮,這其實對整個全程的一個把握,笑到最後、笑到最好。

但是用馬拉松比賽比喻教育本身也是有教育的缺陷的,因爲教育不是競技活動,教育不是訓練、不是馬戲團、不是雜技,跟這種需要長久、刻苦、高難度 的訓練才能達到某種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是自然而然的生長,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它不可能有流水線的方式的拼裝培養出什麼人才來。

最近的一個故事在今年的國際中學高中學的國際奧數比賽上中國首次丟失了團體冠軍,其實我們看美國隊這幾個都長的中國臉,都是華人或者亞裔的。但 是這僅僅就是你這個高中這一個階段的成就,並不能說明更多的問題,我們要問的是我們這麼多年來,我們從1985年參加奧林匹克的比賽,我們那麼多的金牌得 主,昔日神童今何在?神童的消失在中國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現象,不僅在數學領域,藝術界也是這樣,我聽很多的音樂學院的領導說,當年很多的神童成年後消失 了。爲什麼?因爲對這些人來說學習數學、學習鋼琴、學習小提琴從來都不是他的興趣,只不過是他父親母親的興趣,是爲了實現父母親的虛榮心,當然他本身也有 功利的追求爲了高考加分,他獲得了一個金牌上了清華、北大他的任務就完成了,這是真正的悲哀。

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有意義嗎 第2張

“起跑線”究竟是誰在畫?

在印度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爲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進入上層社會、走上人生巔峯而絞盡腦汁擇校。

這部影片講的是印度的故事,卻同樣在中國上演着:

從孩子出生前的胎教、出生後的早教、到一系列輔導班的興趣轟炸,再到瘋狂連夜排隊學區房,對於孩子的教育,中國家長操碎了心。

通過教育來突破階層,成爲億萬家長普遍達成的共識。

而在拼教育的過程中,教育本身變了味道,成爲家長資源背景的一種博弈。

家長們各顯神通,像孔雀開屏一樣展示自己對老師、對園方的用處,以期讓孩子多得到一點照顧。

起跑線的不公看似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過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將下一代的起跑線稍向前移動。

但如果連基礎教育也變成了上下三代的競爭,對個人來說可能是或悲或喜,對社會而言卻是絕對的深坑。

起跑線上競爭的究竟是什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有意義嗎 第3張

我們真正應該教給孩子的到底是什麼?

顯然,比起學習成績、聽話程度、才藝技能,教給孩子一些必備的能力就像爲他加持了一件加速裝備。

專注能力:當你發現孩子在遊戲時相當專注,學習時卻總是開小差。專注能力可能就比其他孩子落後咯。報再多的班孩子集中不了注意也是無用的。

挫折抵抗能力: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父母也不會永遠的陪伴。孩子獨自面對挫折的能力顯得尤爲重要。

社會交往能力:在遊戲中和小朋友們玩的很好的那個孩子總是會很有號召力,也就是“孩子王”。這樣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往往也擁有着領導者的潛力。

語言能力:每個孩子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想法,能否正確的表達出來對於孩子也十分重要。優秀的領導者也都需要很強的演講能力。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