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指南 > 健康生活 > 造口旁疝的診療

造口旁疝的診療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造口旁疝(Parastomal hernia,PH)是造口手術後最常見的延遲性併發症。這類造口手術主要是結腸造口術和迴腸造口術,一般而言出現筋膜關閉不全時,則會出現造口旁疝。而該病實際的發病率,因其定義、隨訪時間以及診斷方式的不同而難以確定,一般報道的發病率爲10%~50%。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基於人工材料的手術修補。如今現存的術式多樣,大體上分爲開放式手術、腹腔鏡以及“雜交”技術(hybrid technique)。過去認爲造口旁疝修補手術難度大、併發症多、複發率高,而新外科技術的涌現以及補片材料學的發展,改善了這種臨牀局面。因此,還有部分學者提出在造口手術中預防性補片植入,以達到減少造口旁疝發生的目的。

造口旁疝的診療

定義、分類及發病率

造口旁疝一般認爲是腹壁疝的一種特殊類型,系由腹腔內容物通過結腸造口及迴腸造口等術後造成的腹壁缺損而形成的一種腹部異常突起。準確來講,它需要與無實際疝囊存在的局部造口本身問題區分開來,如黏膜脫垂或Siphon腸袢,後者是由多餘腸管在造口處的皮下摺疊所致。

報道的造口旁疝發病率差異很大,爲10%~50%,而且認爲結腸造口術後的發病率(48%)較迴腸造口術後(28%)要來的更大。各家報道的發病率差異,可能與其各自的疾病定義、隨訪時間以及診斷方式缺乏一致性有關。使用CT等影像技術進行診斷時,術後1年的發病率甚至可以超過50%。

過去,臨牀上造口旁疝常按疝內容物脫出位置和疝囊的解剖結構進行分類,如(1994年)所提出的分類方法:(1)真性造口旁疝;(2)造口間疝;(3)皮下脫垂:造口腸袢突出於皮下;(4)假性疝:與腹側壁薄弱或失神經支配有關。此外還有Devlin(1973年)法,Moreno-Matias(2009)法以及Gilbert-Szczepkowski(2011)法。這些方法一般基於臨牀查體、術中所見以及影像學描述(CT平掃或超聲檢查)的結果,但上述的分類方法在實際應用時顯得複雜,部分診斷需要術中才能明確,並且其患者劃分對於治療選擇或預後來說沒有顯著影響,有些類型甚至顯然不符合PH的真正定義,因此它們的臨牀價值較少。

2013年歐洲疝學會引入了一種新的造口旁疝分類系統。該法主要通過評估PH缺損大小以及是否合併切口疝而將患者分爲四個亞羣。這種分類方式被認爲有利於不同研究之間的比較以及基於數據庫的資料收集。因此,如果這種方法廣泛使用後,將有助於未來循證治療指南的開發。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