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指南 > 健康生活 > 洪澇災害後容易出現的腸道疾病

洪澇災害後容易出現的腸道疾病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9.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洪澇災害後,飲水、飲食不注意,很可能會引發腸道傳染性疾病,細菌性痢疾是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腸道傳染病;還可能會出現傷寒、霍亂,其中霍亂治療不及時,有很高的致命風險。

洪澇災害後容易出現的腸道疾病

洪澇災害發生後嚴禁喝生水、吃被洪水淹泡的瓜果蔬菜、吃被淹死的禽畜類食物,否則可能會引發腸道傳染性疾病,病情嚴重時會有致死風險。那麼,洪澇災害後容易出現的腸道疾病都有哪些呢?

1、細菌性痢疾

這是洪澇災害發生後最容易出現的腸道傳染病,大多由糞-口傳播。因洪澇發生後,水源、食物都可能會被污染,如果在飲水或飲食上不注意,就可能會使洪水中的病菌進入腸胃系統,誘發細菌性痢疾。這種疾病起病急,病情發展快,患者常會有40度以上的高燒,還會伴隨着下腹疼痛、腹瀉不止、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2、傷寒

這是由傷寒桿菌引發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大概有5到21天的潛伏期。患者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發燒,伴隨着渾身無力、食慾減退等不適症狀;病情加重後會出現肝脾腫大、皮疹等表現;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

3、霍亂

在我國霍亂屬於甲類傳染病,主要是通過被霍亂弧菌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傳染,日常生活接觸或蚊蟲等也可能會引起間接傳播,它的傳染性非常強,常會導致大規模爆發。患病後患者常常會有無痛性的劇烈腹瀉症狀,頻繁腹瀉會引起眼窩凹陷、四肢冰涼等嚴重脫水的表現,治療不及時有很高的致命風險。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