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兒童疾病 > 寶寶發燒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寶寶發燒拉肚子吃什麼藥好

寶寶發燒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寶寶發燒拉肚子吃什麼藥好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強降溫,不過孩子發燒拉肚子要怎麼辦好,孩子發燒拉肚子要吃什麼藥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寶寶發燒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寶寶發燒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寶寶發燒拉肚子吃什麼藥好

原因一

身體發育不成熟

新生兒由於本身機體體能狀態弱,臟腑比較嬌嫩的生理特點,脾胃消化能力薄弱,很容易受各種原因使消化功能紊亂引起腹瀉。

原因二

餵養護理不恰當

多見於人工餵養的新生兒,比如家長給寶寶衝的奶粉過稠,量過多,或者奶粉中含有的糖類太多,都會造成寶寶脾胃負擔,而引起腹瀉。寶寶的腹部如果在天氣涼的時候護理不當,腹部受涼也會使寶寶腸道蠕動增加,進而誘發腹瀉。

原因三

牛奶腹瀉

有些寶寶由於體質的原因,對牛奶中的蛋白或者乳糖不耐受,導致蛋白消化不良或者乳糖不能被分解,會使寶寶喝了牛奶後出現腹脹、腹瀉,甚至出現蕁麻疹等症狀。

原因四

腸道內感染

通俗地說就是寶寶吃了不潔的食物。細菌、病毒往往通過母親或護理人員的手、不潔的奶瓶、變質的奶、沒有洗淨的母親乳房等途徑經口感染新生兒,主要表現爲腹瀉次數可多達10次以上,以水樣便、粘液便和膿血便爲主,嚴重的可引起寶寶脫水酸中毒。

原因五

腸道外感染

指患有其他感染,同時表現出胃腸道症狀,比如患有中耳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也可引起腹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多合併有除了腹瀉外的其他症狀,所以寶媽一定要在平時多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儘早查明腹瀉原因,做好治療。

原因六

腸道菌羣失衡

有些家長在寶寶發生腹瀉的症狀後,不明原因便給寶寶用一些抗生素,比如頭孢類、氯黴素等,這些抗生素除了殺死病菌,還會使腸道內正常的大腸桿菌消失或者減少,而一些不利於腸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量繁殖,就會引發腹瀉。

寶寶發燒拉肚子吃什麼藥好

寶寶發燒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寶寶發燒拉肚子吃什麼藥好 第2張

寶寶發燒拉肚子要看體溫達到多少,拉肚子有沒有導致脫水,脫水的表現是尿少、精神不好、吃喝不好、大便量特別多、大便的水分特別的多。如果是低燒,沒有脫水可以口服吃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思密達、益生菌,口服補液鹽可以預防脫水。如果是高燒,體溫大於38.5℃,首先應該給予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口服,並且也要看是否存在脫水現象,如果反覆高燒,並且存在脫水現象,需要到醫院檢查一下血常規、電解質以及血糖,需要輸液進行治療。

寶寶發燒拉肚子要怎麼辦

1.寶寶拉肚子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寶寶拉肚子的根本原因是免疫功能差,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弱,當腸道受到感染時,便很容易感染拉肚子。同時,如果寶寶餵食太多,造成積食也會引起寶寶拉肚子,另外,過敏體質,感冒等也會伴有拉肚子症狀。寶寶急性拉肚子期間,要適當短期禁食,一般不超過8小時。

2.必要時讓寶寶口服頭孢拉定顆粒,同時,寶寶臥室裏的溫度、溼度、空氣濃度要適宜,寶寶穿衣蓋被要適度,一定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如果寶寶臥室內乾燥,可以在室內放幾盆清水或添加加溼器。

3.孩子拉肚子發燒,說明寶寶的體內有了細菌或者炎症,導致孩子的體溫已經開始升高了,給孩子多喝水,進行物理降溫,如果孩子身體體抗力比較好,就會退燒的,如果體溫降不下來,可以用退燒藥。

4.孩子拉肚子伴發燒,有可能是食積化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得急性腸炎了。可用化積口服液化積消食,或用健兒清解液等清熱治療。給孩子查一查大便常規,如果真的是腸炎,那就需要很消極治療,如用阿莫西林、頭孢克肟等消炎治療。

5.如果寶寶的大便化驗醫生說正常沒有炎症,那寶寶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輕度發燒及腹瀉。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與護理同樣重要,如果是母乳餵養,可以不要停止母乳餵養,但乳母要忌油脂重、辛辣的食物,並在餵奶前30分鐘到1個小時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奶液。

怎麼預防孩子發燒拉肚子

寶寶發燒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寶寶發燒拉肚子吃什麼藥好 第3張

1. 增強體質。這是毋庸置疑的靈丹妙藥。抵抗力強,孩子自然少生病。孩子體質的根本在於脾,秋季給孩子健脾的竅門,在於潤肺。

2. 保護肚臍不受凍。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最容易感受寒邪風邪,並且最容易穿透彌散。肚臍,也就是我們的神闕穴,在秋季,要比夏季還要重視保護。晚上睡覺,同樣要用小薄毯蓋好肚臍,穿個圈起來的小肚兜就很好。白天,也要注意孩子的肚臍不受風受涼。

3. 勤洗手。輪狀病毒最典型的就是糞口傳播,大一些的孩子感染的機率更高。孩子每天飯前飯後,放學回家,便便之後,都要養成洗手的習慣。洗手要用流水衝,小手搓洗。小一些的寶寶,關鍵在於家長回家要勤洗手,抱孩子、餵食等等接觸的過程也都有傳染的可能性。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