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兒童疾病 > 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 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 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冠肺炎和中暑有很多相似症狀,包括倦怠感、頭痛、發燒等,而全國各地氣溫升高,運動和出汗的機會減少,戴口罩還會加大中暑風險,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下面帶來介紹。

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 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

谷口說,新冠肺炎和中暑有很多相似症狀,包括倦怠感、頭痛、肌肉痛、發燒、味覺障礙等症。天氣變熱的時候,一些患者因爲不能馬上分辨出相應症狀,就自行就醫,恐怕會給醫療機構帶來混亂。

但谷口也表示:“中暑和新冠肺炎不同,確實可以預防。爲了防止醫療崩潰,希望大家注意預防,不要讓救護車把每一個人都送到醫院來”。

醫務人員還建議,爲了預防中暑,今年要比往年更加註意補充水分。儘量避開人羣散步,在室內進行輕微運動。最好補充水分等。

夏季怎麼預防中暑?

喝水

大量出汗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外出活動,尤其是高溫作業,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飲水。但切記,千萬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爲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除了白開水,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下喝茶、喝奶、吃水果等。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而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實在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此外,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爲80%至90%,補水能力是超強的。

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 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第2張

降溫

夏季出門,最好躲避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個時間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風油精等;衣服也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等織物,少穿化纖品類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徵兆,要立即採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

備藥

夏天如果經常在外面,中暑的可能性高,最好隨身攜帶以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西洋參製劑(膠囊或含片、切片),針對氣陰虛弱體質,即平常體虛乏力、口乾咽乾,有益氣養陰功效;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針對胃腸不調體質,有和胃清暑化溼的功效;人丹、十滴水,針對出現了中暑的先兆者,即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無力等症狀。

此類藥物有清暑醒神功效,但人丹中含有硃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丹蔘片,針對有心血管疾病或血脂異常症、高黏滯血癥者,有活血化瘀功效。

充足睡眠

在高溫的天氣,人的體力消耗較大,容易疲勞,所以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使大腦和其他系統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睡時不要對着風扇或空調直吹。中午可以小睡一會。白天睡覺能有效降低身體溫度,而且中午最熱時,選擇睡眠可以有效避開高溫天氣,並能及時補充體力。

中暑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一樣嗎 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第3張

中暑和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據日本《產經新聞》13日報道,進入5月後,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2日,在長野縣飯田市觀測到33.1度的高溫天氣。11日,甲府市氣溫也上升至和盛夏一樣的33.4度。預計全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氣還會繼續。

對此,日本醫務人員表示,今年比往年更需要注意中暑。因爲受到隔離等防疫措施影響,人們運動和出汗的機會很少,一時間恐怕無法適應暑熱變化。

此外,戴口罩也是加大中暑風險的一個原因,不僅人體內容易聚集熱量,而且由於口罩中經常處於溼潤狀態,人們很難感覺到喉嚨的乾渴。羣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鯉魚淵典之指出,“戴口罩時呼吸次數也會增加,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原因,日本各大醫療機構接收患者的形勢本就十分緊迫。在這種情況下,濟生會橫濱市東部醫院患者支援中心主任谷口英喜指出:“如果和往年一樣出現很多中暑患者的話,急救患者會增加,醫療系統可能會崩潰”。

谷口說,新冠肺炎和中暑有很多相似症狀,包括倦怠感、頭痛、肌肉痛、發燒、味覺障礙等症。天氣變熱的時候,一些患者因爲不能馬上分辨出相應症狀,就自行就醫,恐怕會給醫療機構帶來混亂。

但谷口也表示:“中暑和新冠肺炎不同,確實可以預防。爲了防止醫療崩潰,希望大家注意預防,不要讓救護車把每一個人都送到醫院來”。

醫務人員還建議,爲了預防中暑,今年要比往年更加註意補充水分。儘量避開人羣散步,在室內進行輕微運動。最好補充水分等。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請大家繼續關注。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