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生活疾病 > 便祕確診的七項檢查依據

便祕確診的七項檢查依據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診斷:肛裂、瘻口、痔脫垂、肛周炎症、血跡等。指示患者排便動作,會陰下降者可以看到盆底以肛門爲中心明顯向下突出的肛門收縮,盆底支配神經嚴重損傷者,收縮能力減弱或消失。

便祕確診的七項檢查依據

2、肛門指檢:瞭解肛門括約功能,明確病變部位和性質,可提供重要依據。指檢肛門括約肌緊張者多見於內括約肌失弛緩症,肛門緊張而兼疼痛者可能合併有肛裂;觸及條柱狀硬便及直腸明顯膨大者,多見於直腸性便祕;便前檢查直腸呈空虛狀態,或觸及粒狀糞便者多見於結腸性便祕。指檢時直腸前方,恥骨聯合以上直腸向會陰方向突入者提示直腸前突性便祕。

3、直腸診斷:如果肛門管張力提高時,肛門管附近可能有刺激性病變。肛門管不能通過手指時,肛門管具有器質性狹窄,常見於低位腫瘤、肛門管手術後或不當硬化劑注射後的傷痕形成。一些患者可以觸摸直腸壺腹部的硬糞塊。直腸積存了大量糞便,沒有便意的話,直腸就沒有力量了。直腸前突患者在排便動作時,可在括約肌上、恥骨聯合下方捫及袋狀薄弱區。直腸內套疊患者,直腸壁鬆弛,診斷時直腸內有粘膜堆積的感覺,偶然也可以接觸疊疊的腸壁。

4、糞便檢查:直腸型便祕糞便常呈硬柱狀,常有直腸粘膜繼發性炎症,或排便時損傷肛門,糞便外觀可見粘液或血跡;大便狀如羊箭,乾硬成粒多見於痙攣型便祕;結腸易激綜合徵糞便多爲羊糞狀,或大便腐爛交替,大便帶粘液,粘液塗層,一般正常或少量白細胞,便祕型直腸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多爲紅白細胞和粘液,但必須注意直腸腫瘤的鑑別。

5、x線檢查:消化道狹窄、息肉、腫瘤、擴張、腸道休息室等引起便祕的疾病,還可以明確腸道運動功能。鋇劑灌腸,尤其是近年來採用的結腸低張雙重造影,可能對發現便祕的病因有所幫助。

(1)糞便造影。糞便造影可以顯示造影劑的圖像和利用熒光技術觀察排便過程、速度。該檢查目前廣泛應用於臨牀。排便造影對懷疑有以下原因的便祕患者具有重要價值:骨盆底肌協同失調(恥骨直腸肌矛盾收縮)和直腸前突(如有陰道直腸壁手術史)等。

(2)鋇飲食檢查。可以知道鋇劑通過胃腸道的時間、小腸和結腸的功能狀態。腸易激綜合徵常表現爲結腸袋加深 ,痙攣性便祕腸腔常緊張變細呈鋸齒狀或鉛管狀;弛緩性便祕或乙狀結腸冗長者,大腸變長,擴張或下垂;出口梗阻性便祕,直腸明顯擴大。對疑有結腸梗阻者,口服鋇劑灌腸因可加重梗阻,應視爲禁忌,爲了明確結腸器質性病變的性質、部位與範圍,宜用鋇劑灌腸。

6、內鏡檢查: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纖維(電子)結腸鏡等。除了直視或屏幕清楚地知道肛腸病變的部位、性質、範圍等外,還可以通過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1)直腸鏡檢查。簡單實用,可直視觀察直腸是否發炎、糜爛、潰瘍、息肉、腫瘤、肛裂、痔瘡、狹窄、直腸粘膜是否鬆弛、下垂、腸套疊等。

(2)腸鏡檢查。針對結腸冗長、巨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棣病、結腸憩室、腸結核、腫瘤、腸梗阻、放射性腸炎、結腸易激綜合徵等引起的便祕,具有重要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價值。

7、肛門鏡檢查:內痔、低位直腸腫塊均可窺及。當直腸粘膜有充知水種、糜爛而難以用一般炎症解釋時,應考慮直腸內套疊的可能性。如果有來源不明的血跡,特別是舊的血跡,必須注意上方腫瘤的可能性。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