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用品 > 教育資訊 >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是什麼原因 怎麼引導孩子去打招呼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是什麼原因 怎麼引導孩子去打招呼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般大人帶孩子去外面玩的時候很喜歡讓孩子去打招呼,而孩子一般都會非常的不情願,不過爲什麼孩子會不願意打招呼呢,怎麼讓孩子願意去打招呼,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對不起,您哪位?真的不熟,不想打招呼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是什麼原因 怎麼引導孩子去打招呼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通常有多種原因。

很常見的一個原因是“社會性”認知的差異。有句話叫“伸手不打笑臉人”,能夠和人熱絡起來,是成年人的交際法則,而“打招呼”就是破冰的最好辦法,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打招呼”更多的是一種不摻雜個人感情色彩的社交形式,反正就一句話的事兒,不管我和你關係如何,我喜歡不喜歡你,我都和你打個招呼,也可以稱之爲用閱歷積累出來的一種“社會性”。

而孩子們的社會性尚在發展,他們的世界是表裏如一的,“打招呼”就是代表信任,代表了我和你關係好,對於一個一年見一兩次面的親戚,讓孩子去很自然熱情的發出信任的信號,未免有點強人所難。他們更不會把打招呼,和禮貌關聯在一起。

對於這種孩子,最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的“社會性”。父母可以從這麼幾方面着手:

1.提前準備

即不論是別人來做客,還是我們準備去別人家做客,都先給孩子做做功課,這個人是誰,和我們家有什麼樣的淵源。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

“你出生的時候,阿姨專門來看你,還給你買了好多小禮物,你小時候最喜歡的那隻小山羊就是阿姨送的。”

“這個叔叔和爸爸同學十幾年了,幫過爸爸不少忙……”附加信息越多、越完整,孩子對對方的認知就越立體。這可以極大減少正式見面時候的陌生感。

2.以身示範

心理學上講,幼小的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機制是模仿。身教的作用永遠大於言傳,面對社交場合時父母的落落大方,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周圍有個做醫生的朋友,因爲職業的原因,總有一些可能只見過一兩次面的病人登門拜謝,她曾經和我分享過她的“育兒經”,孩子也曾經很困惑,爲什麼媽媽會對這些壓根就不認識的人這麼大方有禮貌,她是這麼跟孩子解釋的:兩個人的關係,並不一定是要經常見面,或者認識很長時間了纔會變得很好,媽媽幫助了他們,他們熱情的感謝媽媽,你是媽媽的小寶貝,他們也自然地很喜歡你喲……

這些做法,其實都是在迭代孩子的認知:站在我的立場上可能只見了這個叔叔阿姨一兩次,可是對叔叔阿姨來講,原來他們早就認識我啦。原來打招呼也可以僅僅代表對別人熱情的迴應,並不是說我以後就要和他們玩在一起,就要很喜歡他們……

“陌生人焦慮”:人前人後兩幅面孔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是什麼原因 怎麼引導孩子去打招呼 第2張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對陌生人天然的恐懼感。

嬰兒在七個月的時候會出現“陌生人焦慮”,面對自己不熟悉的臉龐會哭泣,就說明了面對陌生人的保守和退縮是刻進人類骨子裏的自我保護的本能。如果一個孩子天性內向,或者總是呆在家裏見的人有限,那麼面對陌生人的怵就是天性使然,你指望孩子和自己的天性作鬥爭,那結果肯定是徒勞無功。

這種孩子往往有“兩副面孔”,在陌生人面前比較拘謹,但在家裏或者熟悉的玩伴面前卻很能放得開。

第三個原因,很多父母很喜歡說教。

比如孩子已經叫了一聲“阿姨好”,父母們仍然不知足,反而當衆糾正:

“你大聲一點行不行”“分明是姐姐,怎麼能叫阿姨!”

大多數孩子,本來自尊心就強,這麼做不僅弄得孩子難堪,而且容易引起逆反,本來就沒有那麼情願,還老是被挑刺,那以後就不叫了,看你們怎麼辦!

之所以把這兩個原因放在一起說,是因爲這兩種原因都給孩子帶來了恐懼,難堪,尷尬的消極體驗,此時父母們最該做的,不是突兀的讓孩子來打招呼,而是幫助孩子循序漸進,消除他們的消極體驗,與人親近其實是早晚的事兒。

此時父母們可以幫助他們解圍。以孩子的口吻說:叔叔阿姨剛來,孩子之前沒見過你們,可能有點不適應,等待會熟悉了再和叔叔阿姨玩哦。

也可以跟孩子示弱。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向“不敢獨自去買東西”的女兒“示弱”的故事:

當天回家路上,這位媽媽說:我小時候也不敢去買東西。她女兒頓時來了精神——媽媽小時候也有害怕的時候啊!媽媽說:我想買東西,可是那人好高好高,我好怕他打我。之前媽媽鼓勵女兒時,女兒是沉默不語的,這次卻表現得異常興奮。

媽媽說完害怕的事之後,女兒也打開了話閘子,說特別害怕賣小籠包的叔叔,覺得他很兇,不知道會不會打自己。媽媽於是跟女兒約定:明天媽媽和你一起去,如果老闆要打人,我們就趕緊跑好不好?女兒點點頭。第二天,母女倆又來到早餐鋪旁邊,女兒下車自己去了,倒是沒有媽媽陪同。幾分鐘後,女兒拎着小籠包跑回來了。

對於害怕的孩子,其實最應該做的就是理解,理解是釋放內心壓力,讓整個人放鬆下來的好辦法。如果以後我的孩子遺傳了我的“問好恐懼症”,我想我會這麼回答他:

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的,一和別人打招呼就渾身不自在。所以你有這樣的情緒,太正常了,媽媽特別感同身受,也不會因此就覺得你不好。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看看怎麼調整好不好?因爲以後還有很多不得不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呀!

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如果實在覺得語言表達有困難,看看能否用微笑,點頭,端茶倒水這些動作來代替。

不知該叫什麼:該叫伯伯,還是叔叔呢?

第四個原因,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和人打招呼。打招呼這件事,其實也是需要學習的。孩子很多時候會糾結,我是叫他叔叔,還是伯伯;我打了招呼之後該怎麼辦;媽媽和阿姨正在說話,我去打招呼,會不會很突兀……。他們不是不願意,是真的不會,又怕出錯,孩子一般都很要面子的。

對於這種技術上的欠缺,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父母可以多和孩子在家裏預演幾次。比如教給孩子:

對於上了年紀的,頭髮白花花的,臉上有皺紋的,統一叫“爺爺/奶奶好”;看起來比爸爸大的,統一稱爲“伯伯好”,看起來比爸爸小的,統一稱爲“叔叔好”;看不出年齡的,直接回應“你好”;

有一種容易出現的情況父母們記得留心堤防,就是經常會有一些以逗弄孩子爲目的的大人,他們可能會這麼跟孩子打招呼:“好可愛的孩子,跟我回家吧,媽媽把你送給我了”“我不是你叔叔,我是你爸爸”“你好,小胖豬!”

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往往手足無措。這時候就不是打不打招呼的禮貌問題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事先說好,如果爸媽和孩子在一起,就直接代你回答,如果不在身邊你又覺得不適,就先走開,這是對方的不禮貌,就別糾結打招呼的問題了。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是什麼原因 怎麼引導孩子去打招呼 第3張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