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兩性知識 > 子宮脫垂能治好嗎?專家告訴我方法

子宮脫垂能治好嗎?專家告訴我方法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子宮脫垂的疾病出現後,很多女性患者都很煩惱,對患者的危害也很嚴重,我們生病後,必須立即在醫院進行合理的治療,生活中的烹飪也很重要。

子宮脫垂能治好嗎?專家告訴我方法

子宮下垂的危害

1、子宮下垂對妊娠的影響:子宮下垂的女性妊娠有一定的影響,子宮下垂分爲3度,一般I度或II度子宮下垂的患者有妊娠的可能性,處理得當的話,治療後也有妊娠的可能性。但而,懷孕後對分娩仍有一定影響。嚴重的子宮脫垂患者經常不育是因爲精液難以集中在陰道的後穹頂上,子宮脫垂患者經常併發子宮頸肥大和慢性子宮頸炎。

2、子宮下垂月經過多:子宮向後傾倒,卵巢輸卵管往後下垂。卵巢輸卵管位置的變異可引起骨盆靜脈扭曲、血流不暢、骨盆靜脈淤血癥、月經過多、腹脹、腰痛、性交痛等症狀。

3、子宮下垂引起痛經:子宮後面的形狀就像茶壺,子宮頸管就像茶壺嘴,子宮體就像茶壺體。作爲壺口的宮頸,其位置高於壺體的宮腔,宮腔內的月經血很難從壺底通過宮頸管排出。要想將“壺中”的經血排出,只有加強子宮收縮,儘量壓縮宮腔容積才能逼出經血。因此,子宮後位的女性常會因子宮肌的痙攣性收縮而產生痛經。

4、子宮下垂可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下垂可引起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如上述所述,子宮後位者經常需要加強子宮收縮,經血可以通過子宮頸管排出體外。宮縮加強,必然會增加宮腔內的壓力。在高壓作用下,一些月經血可能通過輸卵管逆流到盆腔,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脫垂可以治療

1、藥物治療:對於輕度子宮脫垂者,首先可以用藥物或簡單的工具治療。中醫認爲子宮脫垂是中氣不足、氣虛下降、無力系胞。或者由於生產過多、勞動過重、八脈空虛,導致衝任不牢固、系胞無力的結果。因此,採用中醫虛者補之,陷者舉之的治則,用補中益氣的中藥治療子宮脫垂。

處方:黃芪30g、黨蔘、白朮、當歸、枳殼、升麻、柴胡、陳皮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天一劑。

2、子宮託管治療:陰道內配合-一般療法適用於I度、ii度輕子宮脫垂患者、陰道壁中度膨脹。常用的類型有喇叭型、環型、球型、球腹-蘑菇頭子宮託。無落選擇哪個子宮托盤,需要事先穿,首先從中號開始,放入陰道內。支撐子宮,腹壓增加不脫落,最好沒有不適感。從早上開始放入,晚上洗淨後,從第二天早上開始晾乾使用。

委託的禁忌證:

(1)會陰嚴重裂傷。有生殖道急慢性炎症者、尿瘻、糞瘻者、嚴重子宮脫重不能償還者。

(2)頸部過度延長或疑似癌症高變化者,盆腔腫瘤和腹水合並增加腹壓者的經期和懷孕3個月後應停止子宮撐。

3、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常用的子宮脫垂治療方法,其中ⅱ度以上脫垂應手術。最常用的方法是從陰道切除子宮,並修補陰道前後壁,也是治療子宮脫垂的最佳手術,術後很少再犯病。更年期或絕經後的婦女比較合適。對於年輕、希望再生育、子宮頸長的人,不切子宮體,只切子宮頸的一部分,加強子宮周圍的韌帶,修補陰道前後壁。子宮脫垂不明顯,膀胱和直腸膨脹的人只能做陰道前後壁修補術。但是,術後容易再次生病。在個別情況下,陰道閉鎖術可以簡單地縫合閉鎖陰道,阻止子宮下垂。

子宮脫垂注意事項

1、定期全身檢查: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可以積極預防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和習慣性便祕,定期進行全身和婦科檢查,更年期和老年婦女的各種常見疾病

2、注意營養攝取:對身體有利的營養食物不能掉下來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需要組合體育鍛煉。適當地進行身體鍛鍊,堅持肛提肌運動,這些動作可以防止過度鬆弛或過早衰退。

3、避免重體力勞動:子宮下垂的女性必須避免這種情況。由於過度的負荷作用和姿勢的力量,子宮脫垂的危險很大。預防子宮脫垂應注意加強勞動保護,生活中還需要適當的減輕工作,避免參加一些重體力勞動。

4、正確處理分娩過程:婦女在分娩過程中也加大了婦科疾病的危機。由於分娩損傷子宮下垂,子宮下垂的發病率增加。

5、哺乳期保健:很多產婦在哺乳期卵巢功能下降,產婦長期哺乳,卵巢功能長期下降,引起子宮萎縮,是引起女性子宮下垂的原因。

6、早期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療:對於子宮下垂的女性,我們必須立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療,有效改善更年期和老年婦女因卵巢功能減退或消失而產生子宮下垂現象,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子宮脫垂食療

1、鯽魚湯

食材:200克鯽魚、20克黃芪、8克炒枳殼。

程序:

(1)首先打開鯽魚,去除垃圾內臟。

(2)用水煎煮黃芪和枳殼半小時,將鯽魚放進去煎熟即可。

2、何首烏雞蛋粥

食材:兩隻雞蛋,三十克何首烏,五十克小米,適量白糖。

步驟:

(1)首先用白紗裹起何首烏,和小米一起放進去煮,臨近開鍋時打雞蛋,加白糖後調勻。

(2)將何首烏扔掉,只喝粥。一天喝兩次。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