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新生兒 > 新生兒產傷

新生兒產傷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其實新生兒產傷是可以治療的,所以,準媽咪對此也不要太過擔憂,那麼,臨牀上新生兒產傷的種類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然後對症下藥。有些新生兒產傷是可以預防的,如果能夠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新生兒產傷
新生兒產傷

對於很多新爸新媽來說都不清楚什麼叫產傷吧!其實,新生兒產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因機械因素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的損傷,有些傷害是比較輕微的,隨着產前檢查以及產科技術的提高,產傷發生率已經很低了,所以爸媽不必過分擔心啦。

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分娩方式、胎兒娩出方位及出生體重有關。大部分患兒無明顯症狀,故易漏診,但患側上臂活動減少或被動活動時哭鬧,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捫及骨痂硬塊,患側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另外,還有可能的是軟組織損傷,在切開子宮時,由於宮壁過薄或術者用力過猛,致使器械劃傷胎兒的先露部位。

新生兒產傷護理

新生兒的產傷分爲很多種類,不同的種類護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媽媽網爲大家總結了以下4點的護理方法,大家要仔細看啦。

1、顱內出血

(1)絕對安靜、頭部稍墊高,觀察≥3天。

(2)護理操作減少到最低限度。必要的護理集中一次做完,動作要輕柔。盡力減少搬動。

2、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是骨膜下血管破裂導致。使用胎頭吸引助產多見,平產也有發生。位於新生兒頭頂,單側或雙側,有波動感,邊界清楚,出生後1~3天可漸增大,不需處理,但要保護頭皮不受損傷感染。4~5天后靠血腫本身壓力新生兒凝血功能上升而停止發展,3~8周後逐漸吸收,少數機化後可終身存在。頭顱血腫若過大,可因紅細胞破壞產生膽紅素而引起新生兒黃疸加重,應警惕核黃疸的發生。同時對過大的血腫嚴格消毒後抽出積血,加壓包紮,給予抗生素和止血劑。

3、皮膚損傷

負吸術及平產均偶可出現頭皮擦傷,臀位產可造成新生兒會陰部、陰囊、大陰脣皮膚擦傷及血腫。護理要注意損傷的清潔,並塗以紅黴素眼膏保護皮膚防止感染。

4、胎頭水腫

胎頭水腫是胎頭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在胎頭通過產道時受壓迫發生剝離引起,範圍大小不定、不受骨鍵限制,這種產傷不需特殊處理,讓新生兒保持安靜,在24h內會自行吸收。

新生兒產傷的症狀

新生兒產傷的種類有很多,但是新生兒產傷的症狀主要是分爲以下兩種,媽媽們可以對照一下,看自己的寶寶是否有這些症狀的出現。

1.臂叢神經麻痹

上臂型:出生後即表現爲肩部不能外展,上肢內收、內旋、下垂、不能外旋,前臂處於旋前的姿勢,外伸不受影響,但不能後旋,肱二頭肌反射消失,受累側擁抱反射不能引出,當膈神經受損則出現膈肌麻痹。

前臂型:較少見,由頸8、胸1神經根受損所致,主要爲手的癱瘓,若胸1神經根的交感神經纖維同時受損,可出現患側的眼瞼下垂、瞳孔縮小(霍納綜合徵)。

2.面神經癱瘓

可能與產鉗使用有關,受傷的眼睛無法閉眼,患側的臉部無表情變化。

新生兒產傷的原因

造成新生兒產傷的原因有很多種,瞭解原因有助於準媽媽們提前預防產傷的發生,媽媽網爲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請仔細看哦。

1、巨大兒:這是導致難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大小的胎兒都是通過母體的骨盆娩出的,但由於巨大兒的胎頭大而硬,往往胎頭會在骨盆入口處“擱淺”,再加上胎兒身體過胖或肩部脂肪過多,同時併發肩難產,則困難更大,常需施行剖宮產。

2、早產兒: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大多數早產兒的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早產兒的死亡率較高,因爲早產兒各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發生多種合併症。

3、臀位難產:臀位是最常見的異常胎位。形成臀位的原因主要是胎兒在官腔內活動過大,比如產婦腹壁鬆弛、羊水過多或胎兒較小等,使胎兒在官腔內活動過於自由。

4、頭位難產:頭位難產係指非枕前位之胎頭,因在盆腔內迴轉受阻,成爲持續性枕後位、枕橫位,或因胎頭俯屈不良,胎頭呈不同程度的仰伸,遂成面先露、額先露、頂先露等,此類因胎頭之最大徑線與骨產道諸徑線不盡相適應,導致難產。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