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用藥指南 > 爲什麼糖尿病腎病加重?糖尿病腎病患者用藥須知

爲什麼糖尿病腎病加重?糖尿病腎病患者用藥須知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5.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患有豐富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這種疾病會導致一系列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腎病,但人們仍然有一些誤解,看看專家是如何回答的。

爲什麼糖尿病腎病加重?糖尿病腎病患者用藥須知

誤解是血糖高,但不是糖尿病,不需要服用降糖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爲3.9~6.1mm/升,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範圍爲6.1~7.8毫摩/升。因此,超過上述兩個標準的人體內血糖調節機制存在缺陷。有人說我空腹血糖不超過7mm/升,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11.1mm/升,不是糖尿病,不需要降糖藥。衆所周知,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基於對大多數健康人的調查。一旦血糖超過正常範圍,可能會損害微血管壁、周圍神經等組織器官,長期也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周圍神經病變等疾病。此外,高血糖也會分泌胰島素β細胞產生毒性,導致β胰島素分泌功能進一步下降,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進一步升高,很快成爲嚴重的糖尿病。

因此,一旦發現血糖超過正常值,應嚴格控制飲食。如果血糖值仍不能恢復正常,應積極進行干預治療,即服用糖苷酶抑制劑或胰島素增敏劑,防止併發症,延緩和預防糖尿病的形成。干預治療一段時間後,應檢查血糖。如果血糖水平恢復正常,可以停止服用降糖藥。

誤區二雖然是糖尿病,但沒有症狀,用不用藥都無所謂。

患糖尿病後,如果血糖不能長期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還會出現蛋白尿、冠心病、白內障、周圍神經病變等一系列併發症,導致心臟、大腦、腎臟等主要器官受損。因此,積極服用降糖藥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是非常重要的。

誤區三:使用降糖藥會上癮,損害肝腎功能,儘量不用

有些人認爲,雖然他們的血糖很高,但他們有意識地身體個良好的身體,可以吃,可以睡覺,一旦吃降糖藥會上癮,每天吃藥,不要離開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服用降糖藥物不會上癮,至於吃,睡,不是衡量健康的標準,有很多疾病是吃喝,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對於糖尿病患者,適當服用一些降糖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可以降低胰島高血糖β細胞毒性,防止胰島功能進一步下降,甚至恢復胰島功能,減少糖尿病。胰島功能一旦恢復,降糖藥的用量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少,直到完全停藥。

有人認爲藥三分毒,生怕藥對肝腎功能有不良影響。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通過(SFDA)批准上市的降糖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肯定。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使用。

糖尿病和糖尿病腎病不是一種疾病

專家說,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我們不能混淆,因爲它們是兩種疾病,所以他們的護理飲食預防措施不同,糖尿病和糖尿病腎病飲食的區別:

專家說,我們的一般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中,我們都要求他們喝一些低熱量飲食,具體要求是:控制總熱量攝入,合理飲食(適量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低脂肪、多吃蔬菜),少吃多餐,不喝酒,不吸菸,多喝水,高纖維素飲食。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併發症,飲食不同於糖尿病。因爲一旦糖尿病進入併發症階段,保護心臟、大腦、腎臟和其他器官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應注意中西醫結合。

糖尿病腎病飲食原則要求:優質低蛋白飲食。所謂高品質,牛奶蛋白是最好的,其次是雞蛋和家禽蛋白,其次是魚蛋白和瘦肉蛋白。植物蛋白是劣質蛋白質,如豆製品、日常饅頭和米飯,應限制,以免增加腎臟負擔。糖尿病腎病飲食也要注意高鈣低磷。高鈣的東西往往是高磷的,比如動物大腦和內臟、排骨、蝦皮、壯骨粉等。,而且一定是高磷的,不宜多吃。同時,適當補充纖維素和維生素也很重要。因此,多吃玉米等粗糧、蔬菜、水果等。

爲什麼糖尿病腎病加重?

首先,感染是糖尿病腎病加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專家說,對於我們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他們自己的抵抗力很弱,如果感冒、尿路感染和肺炎等病毒細菌感染會加重腎臟損害。有些藥物服用不當也會加重疾病。

2、有些藥物服用不當也會加重疾病。糖尿病腎病患者服用的一些藥物大多含有激素,而激素很容易加重糖尿病腎病。因此,對於患者,必須減少或禁止在某些藥物中使用。濫用藥物會加重腎臟損害,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3、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加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患者的日常飲食。由於飲食不當,如高蛋白飲食。不合理的飲食會增加患者的腎臟負擔,加重蛋白尿,形成惡性循環。此外,血糖含量的增加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從而促進腎臟病變,導致糖尿病腎病惡化。

4、如果糖尿病腎病患者患有高血壓,也可能導致疾病加重。專家表示,患者的高血壓會減少流入腎臟的血液,增加腎臟的壓力,導致蛋白尿、腎小球硬化和腎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壓常同時存在,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更容易發生腎損傷。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