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常識 > 生活疾病 > 禽流感的中醫處方是什麼?

禽流感的中醫處方是什麼?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禽流感是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傳染鳥類,但在罕見的情況下也傳染給人類。一旦發現禽流感,應及時治療。以下是禽流感的治療方法。

禽流感的中醫處方是什麼?

治療禽流感的處方

1、荊防敗毒散、銀翹散、維生素c泡騰片

用法用量:成雞1000只,荊防敗毒散、銀翹散各2000克,混合材料或水煎,煎藥渣混合材料。維生素c泡騰片喝100片水,連續3~5天。

2、雙黃連口服液、板清粒

用法用量:1000只雞,雙黃連口服液1000毫升,板清粒500克,混合飲用,連續3~5天。

3、銀黃口服液、降脂增蛋散

用法用量:此處用於弱毒流感病毒感染產蛋下降的雞羣。銀黃口服液,每1L水雞,豬81ml連用3天。降低脂肪增加雞蛋,每1kg飼料雞5~l0克。連續使用3~5天。

4、銀黃注射液、清病敗毒片

用法用量:散發的流感病雞、銀黃注射液0.1ml/kg體重的清病敗毒片3片/kg體重。

禽流感的抗病毒治療

早期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可以改善症狀,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一般在發病1~2d以內使用,取得最佳療效。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有離子通道M2阻滯劑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離子通道M2阻滯劑是傳統治療甲型流感病毒的藥物,主要有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它通過抑制M2蛋白質和病毒脫衣殼來阻止病毒複製的啓動。金剛烷按成人劑量100~200mg/d,兒童5mg。(kg-1.d-1)分兩次口服,療程5d。老年患者和腎功能受損者適當減少劑量。金剛乙胺成人口服100毫克/d。在用藥過程中,應注意監測這種藥物可能引起的頭暈、嗜睡、易興奮,甚至引起的神經系統副作用和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等胃腸不良反應。有斑病病史的人不能使用。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一種新型的抗病毒藥物,其療效和安全性優於其他抗流感病毒藥物,研究證明對H5N1和H9N2病毒株有效,目前臨牀使用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有扎那米韋和奧司他韋。這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阻斷流感病毒表面的主要糖蛋白、神經氨酸酶的活性,改變病毒的正常凝聚和釋放功能,阻止病毒感染的擴散。

扎那米韋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局部用藥,鼻腔內或口腔吸入藥物,患者難以接受。常見的副作用有鼻部不適、腹瀉、噁心、頭痛、支氣管炎、咳嗽、咽痛等。

奧司他韋商品名TamifluTM(達菲),最近的研究證明了治療和預防流感的雙重作用。成人劑量150mg/d,兒童3mg。(kg-1.d-1)分兩次口服,療程5d,飯後服用,提高生物利用度。患者對該藥的耐受性好,主要副作用有噁心、嘔吐等。

禽流感中醫對症下藥

1、毒邪犯肺主症

熱、寒、咽痛、頭痛、肌關節酸、咳嗽、痰少、苔白、脈浮數。

病機:毒邪襲擊肺衛,肺衛含邪,肺失去宣傳。

治療方法:清熱解毒,宣肺通邪。基本方面和參考劑量

柴胡10g、黃芩苷12g、烤黃6g、杏仁10g、銀花10g、連翹15g、牛蒡15g、羌活10g、茅蘆根各15g、生甘草6g。

加減:咳嗽者加入枇杷葉、浙江貝母的噁心嘔吐者加入竹茹、蘇葉。

2、毒犯肺胃症狀

發熱或惡寒、頭痛、肌關節痠痛、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舌苔白膩、脈滑。

病機:毒邪犯和肺胃,胃腸失和。

治療方法:清熱解毒、除溼和胃。基本方面和參考劑量

葛根20g、黃芩苷10g、黃連6g、腥草30g、蒼朮10g、樟香10g、姜半夏10g、厚朴6g、連翹15g、白芷10g、白茅根20g。

加減:腹痛、白芍、烤甘草、咳嗽重者炒杏仁、蟬脫皮。

3、毒邪肺主症

高熱、咳嗽少痰、胸悶、氣短、氣短、心悸、煩躁、甚至神昏、嘴脣暗、舌紅、苔黃、灰、脈細。

病機:重症毒邪肺、肺失宣降、高熱、咳嗽痰堵塞肺,嘴脣發紫,氣短喘息。

治療方法:清熱瀉肺,消毒化瘀。

炙麻黃9g、生石膏30g先下、杏仁炒10g、黃芩苷10g、知母10g、浙江貝母10g、杏仁15g、桑白皮15g、蒲公英15g、草河車10g、芍10g、丹皮10g。

加減:高熱,神志模糊,神昏的人加入安宮牛黃丸,也可以選擇清開靈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的嘴脣紫藍者加入黃芪、三七、當歸尾的大便祕結者加入大黃、芒硝。

4、內閉外脫主症

高熱或低熱、咳嗽、喘息、手腳不溫、肢體冷、冷汗、脣甲紫藍、脈沉細或脈微欲絕。

病機:邪毒內陷、氣脫、陽脫、陰竭。

治療方法:扶正脫落。基本方面和參考劑量

曬黑參15g,麥冬15g,五味子10g,炮子10g先下,乾薑10g,山羊肉30g,烤甘草6g。

加減:出汗多的人加入燒龍牡蠣痰多,喉嚨痰鳴,苔膩的人,加入金蕎麥、蘇合香丸、棗散。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