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指南 > 健康生活 >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科學防疫小貼士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科學防疫小貼士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兒童和青少年應如何做好防護?一旦感染,有什麼症狀?家長們該如何應對?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就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給出以下解答,下面,和360健康網一起看看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科學防疫小貼士

1、兒童和青少年應如何做好防護?

2、兒童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後症狀

3、兒童感染外出就診要注意什麼

4、接種新冠疫苗爲何能保護兒童羣體

兒童和青少年應如何做好防護?

新冠病毒變異株傳播力更強,

兒童和青少年應如何做好防護?

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力更強了,但是家長與孩子只要做好以下幾點,依然可以減少感染的機率:

▪️外出時與他人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做好個人防護。

▪️不要帶兒童去人羣密集的場所、通風不良的室內或與他人長時間接觸。

▪️長期居家時,應做好室內通風。在北方冬季,儘量選擇在兒童外出活動時進行通風,或對每個房間進行單獨通風,避免兒童感冒。

▪️應避免接觸公共場所的物體表面,減少感染機率。

▪️堅持運動可以增強兒童體質。

▪️咳嗽和打噴嚏時用彎曲的肘部或紙巾遮掩口鼻,並將用過的紙巾立即扔進封閉的垃圾箱,然後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接種新冠疫苗。3歲以上兒童及時接種新冠疫苗有助於預防重症。

兒童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後

有什麼症狀?

需要注意什麼?

兒童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後,以發熱咳嗽爲主要表現,熱度不一,可以有鼻塞、流涕等症狀,或者肌肉痠痛、乏力、噁心、嘔吐或腹瀉等症狀,低齡兒童可能因高熱引起熱性驚厥。病程大概3-5天。

出現下面這些情況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3個月以下的小嬰兒一旦出現發燒症狀;

▪️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或者一直處於持續高熱,精神狀態很差,總想睡覺總打蔫兒;

▪️孩子頻繁咳嗽,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影響了正常睡眠;

▪️孩子呼吸增快、呼吸困難;

▪️小嬰兒出現了呻吟、喘憋、臉色難看、臉色蒼白,或者是頻繁嘔吐、尿量減少、頻繁腹瀉症狀;

▪️孩子訴說某一個部位固定的疼痛;

▪️孩子出現了抽搐,甚至是意識障礙症狀。

孩子感染後發熱家長怎麼辦

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後,

出現發熱等症狀,

家長應如何應對?

▪️瞭解發熱是孩子感染或者應激狀態下,體內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過度緊張焦慮。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科學防疫小貼士 第2張

▪️如何防護:兒童感染後,家長應做好個人防護,分開吃飯,清洗消毒餐具;家長在接觸孩子及其物品後應洗手和消毒;此外,家長及監護人也應監測自己的體溫,如出現症狀應及時隔離、休息。

▪️如何照護:對於症狀較輕的兒童,注意休息,清淡飲食,通常不用特殊治療;對於嬰幼兒,還應密切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和反應,當孩子出現哭鬧不止、拒奶等現象時考慮及時就醫。

▪️家庭用藥:主要是對症治療。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或之前有過抽搐史,應及時給予退燒藥物治療,常用的退燒藥有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給藥時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6個月以上的孩子,家中可以備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任選即可。6個月以下、2個月以上的孩子,可備對乙酰氨基酚。2個月以下的孩子一般不服用退熱藥,出現發熱後應及時就醫。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4-6小時用藥一次,24小時內不應超過四次。

▪️抗菌藥物的使用:抗菌藥物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無抗病毒效果,如果沒有合併細菌感染,不應使用。

▪️特別提醒:服用退熱藥物的目的主要是爲了緩解兒童症狀,減少不適感,不用追求一定要將體溫降至正常。

兒童感染外出就診要注意什麼

兒童外出就診時,

應注意什麼?

就診時儘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按要求佩戴口罩,注意孩子的小手不要亂摸,更不要用不潔淨的小手觸摸眼、口、鼻,按預約時間前往醫院就診,減少在醫院候診時間等。

接種新冠疫苗爲何能保護兒童羣體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

成人及3歲以上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爲什麼能夠保護兒童羣體?

當前我國推薦成人及3歲以上兒童可以接種新冠疫苗,當兒童周圍人羣都接種新冠疫苗後,體內產生足夠的保護性中和抗體能夠降低感染和重症機率,可以間接保護低齡兒童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機率,隨着時間推移,體內的中和抗體水平衰減,預防感染的能力降低,依然可能會被感染。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科學防疫小貼士 第3張

保護好自己,也就是保護好周邊的孩子和老人。

因此,即使已完成三針新冠疫苗接種,仍需要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儘量不去人羣密集的地方,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做好居家通風消毒等預防感染。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