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指南 > 健康生活 > “過午不食”的說法有道理嗎

“過午不食”的說法有道理嗎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網絡上流傳着一種“餓治百病”的說法,撼動了很多人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爲了“養生”,不少人硬是忍着飢餓不吃晚飯,不吃晚飯真能養生治百病嗎?《生命時報》記者採訪多位專家,逐一分析各種說法的正誤。

“過午不食”的說法有道理嗎

說法一:古人提倡“過午不食”。

專家分析:“過午不食”更多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作爲養生方式應該因人而異,不可盲目照搬。 一日三餐久經考驗,符合人體規律,不可隨意打亂。

說法二:晚飯吃進太多熱量就會轉化爲脂肪。

如果不吃晚飯的初衷是減少腸胃負擔,減少熱能堆積,似乎還有些科學性。不過若能做到恰當的飲食,合理地運動,即使吃晚飯,也不會堆積脂肪。因此,大家沒必要太走極端。

說法三:飢餓可促使吞噬細胞清理體內垃圾。

專家分析:“這個說法不太科學。”馬力平指出,人體飢餓時,細胞也處於一種“萎縮”狀態,沒有能力去吞噬有害細胞,反而會受到損害。此外,不吃晚飯容易誘發低血糖,導致器官營養供給不夠,人體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

說法四:飢餓狀態下才能分泌大量消化液。

專家分析:進食會刺激消化腺分泌大量消化液,人體在飢餓狀態下,器官分泌消化液的功能相對處於“封閉”狀態。從口腔來講,咀嚼食物時,纔會大量釋放唾液;食道也會隨之釋放一些黏液,有助於食物順利進入胃中;胃開始加快蠕動,產生消化酶;接下來,十二指腸會刺激膽囊釋放膽汁,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不吃晚飯胃酸會傷害胃黏膜,對養胃不利。

相比不吃晚飯來說,吃對晚飯更有助健康。最好在5點至7點間吃晚餐,並儘量保持規律;晚飯要吃得清淡些,可以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瘦肉或蛋類;多吃些蔬菜和粗糧。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