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兩性知識 > 卵巢癌高發有六大原因 大齡未婚剩女最受青睞

卵巢癌高發有六大原因 大齡未婚剩女最受青睞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卵巢癌的出現使許多患者特別痛苦。這也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有許多原因。我們應該知道原因,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

卵巢癌高發有六大原因 大齡未婚剩女最受青睞

卵巢癌的原因

1、初潮早,閉經晚:動物試驗顯示,排卵後卵巢上皮增生快,排卵點周圍絲分裂活躍,女性一生排卵週期越多,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越大,初潮早,閉經晚是卵巢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

2、未婚、未育、不哺乳:研究表明,未婚、未育(不育)是卵巢癌發生的高風險因素,原發性不育女性與懷孕女性相比,其危險性前者比後者高1.7倍,不育年數越長,其危險性越大,不育年數達到15年以上,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明顯提高。妊娠可降低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妊娠分娩次數和妊娠月數越多,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越小。第一次妊娠的保護作用較強,降低卵巢癌的危險性達40% ,流產、死胎及宮外孕亦可降低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

3、高脂肪飲食:高動物脂肪攝入增加卵巢癌的危險性,如每日飲用全牛奶,亦可增加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飲用越多,危險性越大,而飲用脫脂奶,則危險性降低。其危險性的機制可爲:一是動物脂肪通過某種激素效應發揮其致癌作用,如動物脂肪攝入可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雌激素,而雌激素激發卵巢 癌的發生。二是動物脂肪內的多環碳氫化合物,對動物卵巢有致癌作用。三是動物脂肪攝入後,改變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癌症的發命性。

4、癌症家族史: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卵巢癌家族史的危險因素,還具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直腸癌家族史的危險因素。

5、接觸滑石粉和石棉:實驗研究表明,滑石粉和石棉可移到腹腔,引起卵巢上皮不典型增殖,提高卵巢危險性。國外研究表明,石棉工人卵巢癌的發生率很高。

6、接觸苯類化學物質:多環芳香涇二甲苯、苯、化學物質對卵泡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增加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從事油漆職業的女性,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高於普通人。

卵巢癌易感人

1、長期使用促排卵藥物導致不孕的女性。

2、未婚或晚婚、不育或少育、不哺乳的女性。

3、月經初潮早,未生育或未婚獨身等女性,卵巢癌發病率高。

4、喜歡高脂肪、高蛋白、高卡路里吃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也很高。

5、卵巢癌可以發生在女性的任何年齡段,多見於更年期和更年期的女性。尤其是50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

6、卵巢癌也有遺傳因素傾向,家庭有卵巢、乳腺、結腸腫瘤病史的人應注意。

7、精神因素如性格急躁、精神長期被壓抑或受到強烈刺激的女性,發病危險性相應增加。

卵巢癌預防

1、多運動: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運動可以保證身體健康,緩解生活壓力。許多人因爲工作繁忙,經常忽對身體的保護,運動也非常少。臨牀上,據調查,卵巢癌患者中有很多部分不經常運動,運動對疾病的預防非常有效。這些都是日常預防卵巢癌發病的措施。

2、遺傳因素可實施卵巢切除術:主要是有家庭卵巢癌歷史的人,比其他人容易得這種病。如果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羣,產後達到一定年齡,可以進行卵巢切除術,防止卵巢癌的發生。

3、維持鹼性體質:保證健康的鹼性體質有效預防各種癌症,發生癌症,身體處於酸性體質,危害非常嚴重。規律的休息時間、均衡的飲食計劃和適當的運動可以決定體質的酸鹼性,有效地預防疾病。

4、沐浴陽光有助防卵巢癌:研究表明,生活在較低緯度的女性和高緯度相比,卵巢癌發病的危險較低,這可能是因爲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長,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高,比後者更利於防癌。

5、定期檢查:遇有可疑症狀時,要定期做盆腔檢查,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婦科普查。對有癌家族史者,包括卵巢、乳腺、直腸等處的癌,更應注意檢測。盆腔超聲波也應適當進行,陰道超聲波比較好。陰道超聲波比腹部超聲波容易發現增大的卵巢。必要時也可通過腹腔鏡檢查明確診斷。

6、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脂肪量、高膽固醇食物攝取,多攝取蛋白質和維生素,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維持人體正常營養代謝。另外,女性預防卵巢癌在飲食方面需要遵循

(1)控制體重: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成年後限制體重增加幅度不超過5kg,過重或過重肥胖容易提高子宮內膜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

(2)多吃蔬菜水果:堅持每天吃400-800g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危險性下降20%,每天吃5種或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3)不吃燒焦的食物:烤魚、烤肉時應避免肉汁燒焦。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燻肉只能偶爾吃。最好煮、蒸、炒食物。

(4)多吃澱粉類食物:每天吃600-800g穀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越好。必須限制精製糖的攝取。食物中的澱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高纖維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生。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