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新生兒 > 新生兒敗血症是什麼?寶寶敗血症是什麼

新生兒敗血症是什麼?寶寶敗血症是什麼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敗血症指的是新生兒期致病菌經各種途徑侵入新生兒血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

新生兒敗血症是什麼?寶寶敗血症是什麼

新生兒敗血症是什麼

新生兒敗血症(septicemiaofnewborn)是指新生兒期致病菌經各種途徑侵入新生兒血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兒時期該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均較高。隨着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研究的深入,敗血症的定義也在不斷的擴大,包括內源性感染因子(如腸道菌叢)啓動以後所引起的全身炎症與感染。新生兒敗血症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細菌存在並持續繁殖,通過血培養可獲得陽性細菌結果的一種病理過程,在具有細菌-免疫學診斷方面的證據,而並未獲得陽性血培養結果時也可做出診斷,仍是目前新生兒期很重要的疾病,其發生率約佔活產嬰兒的1‰~10‰,早產嬰兒中發病率更高。

病因

1、病原菌不同地區病原菌有所不同,歐美國家40年代以A組溶血性鏈球菌佔優勢,50年代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爲主,60年代以大腸桿菌佔優勢,70年代以後B組溶血性鏈球菌(GBS)成爲最多見的細菌,大腸桿菌次之,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沙門菌也頗重要。近年來表皮葡萄球菌成爲美國醫院內獲得性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我國仍以大腸桿菌(多具有K1抗原)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和L細菌(以Lister研究所定名)感染常有報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斷增加,GBS雖有報道但不多。

2、感染途徑新生兒敗血症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後。宮內主要是通過胎盤傳播感染;分娩過程中由產道細菌感染引起;生後感染最常見,細菌可侵入皮膚、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臍部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兒產時有呼吸抑制而經過復甦干預、羊膜破水時間過長(》24h),母親有產時感染或發熱。

3、自身因素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M、IgA缺乏,對病變侷限能力差,細菌進入體內易使感染擴散而致敗血症。男嬰和低出身體重兒等相對容易獲得感染,隨出生體重的下降而發病率與病死率增高。

新生兒敗血症的預防

做好圍生期保健對孕婦定期作產前檢查,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甦儘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對高危兒加強監測可能發生敗血症的高危新生兒應嚴密監測,注意觀察新生兒面色,吮奶,精神狀況及體溫變化。

做好皮膚,黏膜護理應特別注意保持口腔,皮膚,黏膜,臍部的清潔,避免感染或損傷,不要挑"馬牙",割"口腔脂肪墊",不要用粗糙不潔的布巾擦洗新生兒口腔,以免損傷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竈,應及時處理,並應用適量抗生素預防感染。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