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育兒指南 > 孩子怕老師 父母怎麼辦?

孩子怕老師 父母怎麼辦?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般來說,孩子害怕老師是因爲老師不能忍受冷淡的態度,也不能接受老師對自己的批評和老師的抵抗感。特別是在我國現在的各種教育環境中,很多老師不能總是以肯定的態度、欣賞的眼睛和鼓勵的語言對待學生,而是以否定的態度、批判的眼睛和批判的語言對待學生,孩子對老師的恐懼產生抵抗感。這種負面情緒直接影響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應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重視。那麼,作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緩解孩子對老師的抵抗?

孩子怕老師 父母怎麼辦?

讓孩子說話

父母發現孩子對老師有抵抗感的時候,首先要給孩子營造寬鬆自由的發表意見的心理氛圍,讓孩子不隱瞞地說明老師批判自己的原因和對自己的態度和批判自己的心情。家長一方面要認真聽取孩子對事情的所有陳述,以及孩子對老師的批評和處理意見。另一方面,要冷靜分析兒童抵抗心理的主要原因,用適當的方法解決。如果孩子認識偏激或行爲錯誤,家長應積極引導,如果老師處理問題有片面或錯誤,家長應積極與老師交換意見,幫助老師彌補教育過程的疏忽和過失,解決孩子的抵抗心理,實現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讓孩子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創造情景讓孩子體驗老師的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改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抗。不要在不明確事實真相之前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也不要對老師感到不滿。如果有的家長聽說孩子在學校不聽老師的話,撞到老師的話,就不會亂罵孩子,也不會向孩子說明道理。這既不能教育孩子,也不能緩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也不能增加孩子對教師的抵抗感,也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也不能認爲孩子什麼都好。孩子對老師有意見的話,就不會思考地譴責老師。家長這種不經調查研究,草率地批評老師的做法,促進孩子對老師的抵抗,對孩子的人格產生極差的負面影響。

多找老師談談

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爲,這對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對老師產生牴觸情緒是極其重要的。例如,小學一年級的小剛在課堂上紀律不好,不僅小動作多,還影響其他同學的課程,老師總是批評他,讓他站起來聽課,很長一段時間,小剛對老師產生抵抗感,在課堂上的表現越來越差,上課也躲着老師。老師找小剛的父母談話,反映了小剛在學校違反紀律的情況,小剛的父母不相信這是真的。小剛平日在家很好,特別怕他父親,只要他父親在家,他就不敢大聲說話。膽子這麼小的孩子怎麼上課搗亂紀律?通過小剛這件事,小剛的父母意識到自己在家過度約束了小剛的行爲,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伸展四肢,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想在學校釋放,經常違反紀律。小剛的老師也意識到自己不知道小剛的實際情況,不是在滿足小剛的需求的基礎上向小剛提出要求,而是像其他同學一樣遵守紀律,結果相反。發現問題後,小剛的父母積極配合老師,改變了小剛不遵守紀律的壞習慣。

如果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保持高學習效率,必須儘量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抗感產生不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要讓孩子知道,對老師的尊重並不意味着老師做得對。如果對老師有意見,應該向老師提出建議,只是要重視戰略,以後和老師商量,說明實情,消除誤解。這不僅是讓老師更好地瞭解你的機會,也是真誠地愛護和幫助老師的機會。(董秀敏)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