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指南 > 健康生活 > 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

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足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爲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

【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長方形,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分,在人體站立時至少有50%的體重需要跟骨與距骨來負擔。爲了行走和吸收震盪,足部形成了內、外二個縱弓和一個橫弓,內縱弓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組成,外縱弓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組成。在足的前部,三個楔骨和五個跖骨基底部背寬陽窄呈拱橋式排列,組成所謂橫弓。足弓能起彈簧作用,以緩衝人在行走、跳躍及跑步時所產生的震盪。

跟骨與距骨組成縱弓的後臂,以負重爲主。通過跟距關節可使足有內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適應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結節爲跟腱附着處,其上緣與跟距關節面成30°~45°的結節關節角(貝累氏角),爲跟距關係的一個重要標誌。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減小、消失或成負角,從而減弱腓腸肌的力量及足的彈簧作用。

足底是三點負重,足跟部負重約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聯合負重約50%。由於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長,而且還有二個子骨墊在它的頭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負重比小趾球部爲多。

跟骨體的後面呈卵圓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爲跟腱起止部,跟腱止點上方的前方與後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於跟骨結節,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着,起維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結節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膚是人體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組織由彈力纖維和緻密而發達的脂肪構成,又稱脂肪墊。

跖筋膜呈三角形,後端狹窄,厚約2mm左右。起自跟骨結節內側突的前方,其深面與趾短屈肌密切結合,向前逐漸增寬、變薄,於跖骨頭處分成五束,分別伸向1~5趾,止於足底前端皮膚和移行於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護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病因病機】

(一)跟腱止點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經常穿高跟鞋,鞋的後面與跟骨結節之間反覆摩擦,導致跟骨結節處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發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墊炎:一般患者有外傷史,多因走路時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傷,引起跟骨負重點下方脂肪組織損傷,局部充血、水腫、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發生於跟骨骨骺出現到閉合這段時間內,跟骨第二骨化中心從6~7歲出現,13~14歲逐漸閉合,所以本病多發生在少年發育生長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長期的職業關係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在其起點處因反覆牽拉發生充血、滲出,日久則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五)腎虛性跟痛症:年老體弱或久病臥牀,腎氣虛衰,則骨萎筋弛,現代醫學認爲久病臥牀,足跟部因不經常負重而發生退行性變,皮膚變薄,跟下脂肪墊部分萎縮,骨骼發生脫鈣變化而致。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