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育兒指南 > 父母不要總是對孩子嘮叨

父母不要總是對孩子嘮叨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8.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斷告訴孩子,不斷注意,不斷催促孩子的常見現象。這種把嘴紮在孩子身上的情況在家庭生活中尤爲普遍。

父母不要總是對孩子嘮叨

嘮叨的形式,基本上表現爲機械的反覆陳詞濫調,同樣的話反覆說,而且幾乎每天都說,這就像蒼蠅在孩子耳邊旋轉,聽到孩子耳朵磨出繭,身心也煩躁,容易讓孩子心煩意亂。其次,嘮叨的內容也大多指向孩子的弱點、缺點,無盡的數落和冷嘲熱諷,說得好也多是勸說式的不要這樣、不要這樣等,讓孩子感到不尊重自己。同時,父母的嘮叨會給孩子帶來自我保護式的反抗心理,消極的對抗,沉默,或者和父母的針鋒相對害羞。

教育專家認爲,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沒有完美的父母。如果父母苛求完美,就會變成“碎嘴婆子”,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讓孩子厭煩,結果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

小軍家的早晨總是這樣。

媽媽早起,收拾房間,爲小軍準備早餐。6:30、牛奶、雞蛋、麪包準時上桌,母親一次又一次地叫小軍起牀。我不知道我媽媽叫了多少次,直到快7:00了,小軍才懶得起牀。亂刷牙,刷兩臉,小軍坐在餐桌前以最快的速度對付這頓早餐。這時,母親爲他疊被子,收拾亂七八糟的衣服和東西,嘴裏說:看着你,總是亂七八糟的地方,跟在屁股後面收拾。每天起牀都要喊聲,早餐涼了吧總吃涼飯,還這麼狼吞虎嚥的,胃要壞的,天天跟你說也沒用。要是媽一叫你就早點起來,不是就不用這麼緊張,也不會老是遲到挨批評了……”

小軍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只顧把吃的、喝的填進肚子,用手背抹抹嘴,抓起媽媽早已經爲他放到客廳沙發上的書包,轉身就往外走。媽媽追在小軍的身後喊着:“着什麼急呀,就吃這麼幾口呀,一上午的課呢,會餓的。啊,學校裏的東西都齊了嗎?別再掉點東西了,每天都要注意……

我認爲這是父母,尤其是中國父母最常見、最可怕的錯誤。

心理學研究證明,老調重彈,反覆說同樣的話,會產生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說明明在聽,卻不能進入心中。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隻怪孩子不聽話,也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嘮叨了。

雖然父母有責任對子女的不當言行及思想進行批評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形式。不要沒完沒了地嘮叨,實際上,嘮叨不但不會起到效果,反而還會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

複雜的嘮叨只會給孩子帶來煩惱,也會給父母的嘮叨帶來依賴感,慢慢地,父母不嘮叨的話,孩子的事就做不好的批判性嘮叨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也會產生強烈的反抗心理那麼,父母如何避免對孩子嘮叨呢?

父母不能開河

父母克服嘮叨,首先要在對孩子說話前理性過濾,不能開河。例如,孩子決定做作業吃飯,但也有父母說話,但是因爲害怕孩子餓,所以說餓了也不餓。快做,飯都涼了。你還想吃飯嗎?如此矛盾的話。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