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早教 > 育兒指南 > 間接性教育法 讓教育當然而合理

間接性教育法 讓教育當然而合理

來源:孃親百科谷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經常感慨小孩不聽成年人的規勸,對她們輕視大家的“用心良苦”扼腕嘆惜。實際上 ,父母們爲何不換個構思和視角,試一下間接性教育法,不立即對於小孩的難題批評,只是根據拐彎抹角式的方式對小孩開展正確引導。看一下下邊這種取得成功的實例,父母們也許也可以獲得對於自身孩子教育方式。

間接性教育法 讓教育當然而合理

實例一:

7歲的鑫鑫性情倔犟,稍不順心就使性子、痛哭大吵大鬧。一天中午下課後,鑫鑫玩街機遊戲機直至很晚纔回家了,爸爸指責了他一通。鑫鑫很生氣,不僅晚飯不吃,還把碗摔得破碎。夜裏,用心的媽媽編了個《愛生氣的癩蛤蟆》的小故事講給鑫鑫聽:“有一個小蟾蜍,一天到晚愛玩,媽媽指責它,它就大聲喊叫,嚷得面部潮紅頭頸粗,時間一長,它長了全身的肉疙瘩,變成蟾蜍,不好看去世了。”鑫鑫聽了,瞪大眼忙問:“媽媽,是真是假?我可不必變爲不好看的蟾蜍!”之後鑫鑫犟勁發病時,媽媽就提示他別學蟾蜍,鑫鑫的性子慢慢平靜出來,再也不能隨意發火了。

體會心得:對叛逆的孩子單純性使用戰鬥力只有使他造成青春期叛逆,對成年人更爲生疏、懼怕、說謊、避開,以至越打越不懂事。而運用說故事的方式間接的讓小孩在小故事中自身發現不正確,這比父母的立即斥責和湊合說教會更合理。

實例二:

尼尼是個尤其太疼的小孩,有一次得了發燒感冒,醫師叮囑要打三天吊針。可剛打過二天,尼尼說些什麼也不願再到醫院了,而且義正言辭地對爸爸說:“我已經打過三天吊針了呀。你算下,第一天的針打了,第二天的針因爲我打過,一加二並不是相當於三嗎?”依據尼尼的活潑可愛勁頭,爸爸買來了尼尼最喜歡吃的烤鴨。吃飯時,爸爸對尼尼說:“今日吃雞遊戲,爸爸吃第一條雞翅,媽媽吃第二條,你也就吃第三條吧!”尼尼迷惑不解:“爸爸,一共才兩根雞翅,哪來的第三條腿呢?”爸爸成竹在胸地說:“這還不容易,喏,它是第一隻,它是第二隻,一加二相當於三嘛!”“嘿嘿,爸爸壞!”尼尼臉發紅了,中午老老實實地跟爸爸到醫院打過吊針。

體會心得: 小孩大多數怕打針服藥,但又難以避免。實例中,爸爸依據尼尼的“邏輯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僅防止了親子游抵抗,還讓尼尼乖乖聽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非常值得父母們參考。

實例三:

5歲的強強一向不喜歡吃蔬菜,父母因此傷過了腦子。一次,強強爸刻意幹了一盤臘肉,一盤蔬菜。用餐時,爸爸對強強說:“強強,今日就幾盤菜,我們倆各吃一盤,你喜歡哪一盤?”

“我自然吃葷了。”但強強想不到,這肉是越吃越鹹,他吃不下來了。見到爸爸津津樂道地吃着蔬菜,強強想着:這時候的蔬菜或許難熟美味。爸爸看得出了孩子的思緒,乘勢說:“強強,你瞭解爸爸的身高爲何比別的小孩子的爸爸矮嗎?便是由於爸爸兒時只吃魚和肉而不吃素菜,營養成分失衡而造成 的呀!”經爸爸那麼一說,之後強強吃蔬菜從此無需三請四催了。

體會心得:立即跟小孩表述不吃蔬菜對人體怎樣不好,小孩顯而易見不容易隨便接納。實例中強強爸將立即批評轉換爲烹製技巧的轉換,再用“言傳身教”,促使強強挑食偏食的愛好在無形中得到改正,可謂是讓文化教育開展得不露痕跡,成效非常好。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